一、实践经历
1. 2013-2014 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任《商务写作》《应用写作》讲师;
2. 2014.7 在由韩山师范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地理语言学培训班”中担任 “Arcgis”(地图制作软件)授课老师;
3.2015年6 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4. 2015-2016 担任香港教育学院“研究助理”,作为项目执行人负责东莞莞城粤语语音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及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项;
5. 2016-2017 受资助前往香港科技大学访学,与朱晓农教授完成梅州客家方言声调大链移研究,目前正在开展梅州客家方言入声演变研究;
6. 2017-2018 在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担任《财经应用文写作》讲师;
7. 2017-至今 在广东社会科学研究院·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担任兼职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正进行《龙门路溪方言词典》的调研及编撰工作;
8. 2016年-至今 担任《南方语言学》编辑,负责刊物稿件的约稿、审稿、编辑、排版设计等工作;
9. 2018年6 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10. 2018年-至今 任职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传媒学院,并担任中文教研室主任,承担《新闻发言人》《大学语文》《申论与公文写作》《基础写作》《影视鉴赏》等课程;
二、文章及著作
1. 李菲、温昌衍.大埔客家话表完成的“撇”[J].嘉应学院学报,2013.9.
2. 李菲、甘于恩.梅州大埔客家方言词缀“呃”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3. 李菲、甘于恩.大埔客家方言音系[J].嘉应学院学报,2014.3.
4. 李菲.广东大埔湖寮镇客家方言果、效摄一等字的韵母音值[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5. 甘于恩、李菲.马来西亚新会(三江)方言音系[J].南方语言学(第六辑),2014.5. (暨南大学核心)
6. 吴生毅、李菲.鼻冠音的时长结构——以凤凰苗语为例[J].南方语言学(第六辑),2014.5. (暨南大学核心期刊)
7. 李菲、甘于恩.“TA们”现象[J].(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16.
8. Gan Yuen & Li Fei. (2016). Geographical Linguistic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CPCI-SSH社科及人文会议录引文索引)
9. 朱晓农、李菲. 梅州客方言的双向声调大链移——以演化比较法重建常观演化史之一例[J].语文研究,2016.(南大中文核心)
10. 甘于恩、李菲.Geographical Linguistics in Guangdo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Lingnan Dialects[J].南方语言学(第十辑),2016.(暨南大学核心期刊)
11. 李菲、甘于恩.客家话(梅州音)一周通[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12. 李菲. 基于CNKI文献计量的客家方言研究趋势概说——以语音分析为主[J].南方语言学(第十三辑),2017.(暨南大学核心期刊)
13. 甘于恩、张译方、李菲.岭南方言声调数据库的建设与理论思考[J].语言资源,2018.
14. 李菲、甘于恩.广东的语言资源与语言生活[J].华中学术,2018.(CSSCI)
15. 李菲、甘于恩、谢镇泽.龙门路溪话词典[M].世界图书出版社,2020.6.
16. 李菲、范俊军、范兰德、彭志峰.20天学会客家话[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未见刊)
17. 李菲.大埔光德(九社)方言音系——客家方言包围下闽南方言代际语音特点变异研究[J].南方语言学(第十五辑),2019.
18. 李菲.粤语体育解说的研究价值[J].澳门语言学刊,2020.6.
19. 李菲.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岭南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J].岭南非遗研究,2020.
20. 李菲.客家方言声调调类地理分布的总体格局[J].南方语言学,2020.
21. 李菲.客家方言声调调类地理分布的总体格局[J].南方语言学(第17辑),2021.
22. 李菲.粤港澳大湾区客家方言的分布与特点[J].嘉应学院学报,2021(05).
23. 李菲.客家方言咸深摄鼻音韵尾的社会地理演变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21(06).
24. 李菲.地理语言学视域下梅州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1.
25. 彭志峰、李菲. 40年来客家方言研究述评——基于CNKI文献数据的计量分析[J].南方语言学(第20辑),2022.
26. 李菲、唐玉涵.“新闻发布制度”与“新闻发言人制度”辨析[J].嘉应学院学报,2023.
三、参与项目
1.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DXM008)——梅州客家方言研究,参与,已发表论文;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3AYY001)——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参与,已发表论文;
3.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建设”之子项目——客家方言资源库建设,项目成员排名第一;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050)——两岸客家话比较研究,参与,已发表论文;
5. 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重庆市城口县方言调查研究(Y2015WC54),项目成员排名第一;
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域外汉籍《燕行录》词汇研究(17CYY032),项目成员排名第一。
7. 主持客家方言在珠三角地区的传播研究(313-318035),横向项目,源自嘉应学院,2018年12月1日。
8. 主持2019年省教育厅创新立项项目——粤语体育解说口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5190080548/000-5200080526),项目负责人,2019年5月29日。
9. 主持教育部课题:社会地理语言学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客家方言研究(20YJC740020),2020年3月20日。
10. 主持2020年青年博士资助项目:梅州客家方言语音研究(000-5200080571),2020年4月24日。
11.主持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类项目之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校级优秀中青年教师项目:“文学+文化+思政”三维视域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出版(000-520018030102),2020年5月29日。
12.主持2022年度“大思政”背景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22YB13)(2022年10月30日)
13.主持202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院校文化类课程教育教学研究”(23GQN15)(2023年7月21日)5240180271